关于p2p是否欺诈的讨论很多。笔者一直认为p2p是有机制的,最大的问题是机制不完善,导致很多不法之徒钻法律空子牟取暴利。所以,错在机制。更可笑的是,很多非法p2p公司只被判了不吸收,这是典型的避重就轻,助人为乐!国家应该正视机制上的问题,严惩所有非法p2p企业,而不是像现在这样避重就轻!
几年前,金融P2P公司诞生了。许多人拿出他们所有的闲钱来赚取这么高的利息。结果,老板跑路了,公司倒闭了,他们赔光了所有的钱。当大环境发生变化,贷款人无法续贷,公司无法按约收回贷款时,那么大公司只能走向灭亡。就像上市公司业绩造假一样,处罚太轻了!此时此刻,正是我们戳破脓包的关键时刻,许多P2P公司的倒闭就是明证。
从2019年到2021年,基金狂潮席卷全国,人们再次投入热情。平安信托是中国最大的保险公司,在世界500强公司中排名第33位,在全球金融企业中排名第5位,在中国金融企业中排名第4位,连续五年在全球金融企业中排名第一。如此令人生畏的金融企业巨轮,如果是雷霆万钧,那将是雷霆万钧,所以p2p更安全!一段时间后,街道上到处都是金融P2P公司的痕迹,人们期待将闲置资金投资于高息理财。
我在想,三年疫情这么难,信托公司都挺过来了,疫情怎么过去了,房地产却暴露出这么多问题并引爆了这么多信托公司,这到底是怎么回事!回顾2014年到2015年,全国人民涌入股市疯狂投资。两把刀砍掉了实体商业企业,伤害了一批贷款人:贷款人放贷的时间是三个月、半年或一年,而公司贷款给别人的时间少则一年,多则三年。
平安信托又爆雷了。网上的人一直在谈论这些富人如何如何。事实上,投资该信托的人都是普通人。他们只是和熟人凑足了所需的钱,想获得一些高额的利息回报。两年前,P2P爆雷,收割了一些人的钱。这一次,多家信托公司再次雷霆出击。从他们的钱中获得一些回报真的很难!P2P互联网金融是精心收割,是骗局,是国耻!